按需印刷:个性化图书出炉
刚重新开业的北京西路新华书店静安店是上海提供“按需印刷”的几个门点之一。包装材料,本报记者昨天独家探访设在静安店内的新华e店时,一位读者张先生正在询问印制一本学术书的费用问题。
张先生问的学术书出版于2006年,现在早已绝版,只能在二手书网站上看到,但叫价比定价高了几倍。恰巧新华e店买到了这部书的版权,如果要为张先生单独按照原书一模一样地印制一本正版图书,大约只要比原书定价贵一倍。而且从印制到发货,只要48小时。张先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。
自进入现代出版时代,图书从来都是由出版社印好,放在书架上等待买家。近年数字出版兴起后,图书的数字版本也可以拿来销售,读者在家即可付费下载阅读,远比到书店购买要自由。但现在“按需印刷”,显然将这种自由推到了极致。
“按需印刷”项目的负责人能建军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,“按需印刷”将对出版界产生重大影响。这使得图书将不再是一个面目,而是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印制。
更难能可贵的是,这些“个性书”仍然是有书号、有定价的正规出版物。“比如一个男孩子要送一本《简·爱》给恋人,他完全可以在扉页中印上两人的合影,这本书就是独一无二的了。”
尝试突破:“换个活法”引人气
记者了解到,“按需印刷”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图书,既然要做的是正规出版物,首先就得获得出版社的授权。能先生告诉记者,现在新华e店和上海方正组成的团队正在和一些出版社展开谈判,一旦获得授权,出版社将可以从最后做成的个性化图书中获得分成。目前,他们已经获得了几百部图书的授权。
按照现在的成本计算,能先生透露,由于是个性化服务,“按需印刷”的成本会相对增加,一般而言,如果是按原样印制,新书定价将比原书增加一倍,而如果只是对封面和扉页进行改动,那定价将比原书提高50%。
但是记者注意到,如果算上给出版社的分成,已经高昂的设计和印制成本,新华e店从一本“个性书”所获得的收益比例,不见得比卖一本普通图书要高。可这项服务吸引人气的功效自然是显著的。所以在目前的境况下,“按需印刷”与其说是为了更多收益,还不如说是书店在困境中尝试突破,“换个活法”的一种表现。
据记者了解,如今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和新华书店静安店,提供“按需印刷”服务的新华e店都成了书店客流的重要来源。
更多相关信息可登陆:http://www.bz-e.mobi/包装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