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V光油相比普通光油的性能优势
2011-06-13 09:24:09 来源: 评论:0 点击:
转自:中国包装网
· 干燥(固化)原理和设备的区别
UV光油是依靠光油中的引发剂吸收紫外光,产生自由基,引发单体和低聚物反应并固化的。一台国产实验室固化设备2万RMB即可,国产的生产设备约20-30万RMB。
EB光油是在电子束的猛烈轰击下,单体和低聚物上的双键被强制打开,产生自由基并完成聚合。一台进口的实验室EB固化设备约需10-20万美圆,而生产设备则在50-80万美圆之间。
目前EB固化设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外公司手中,由于该类设备批量生产小,所以价格偏高,相信该技术如果被普遍利用后,合理的价格应在30-50万美圆之间,如果该设备的制造技术被台湾或国内同行掌握,相信价格会更低。
·气味的区别
UV油和EB油均不含溶剂,所以施工中的气味问题不存在。所谓气味主要是指印刷品表面残留的气味。UV油残留的气味来源有两个,一是残留的引发剂和活性单体,二是引发剂反应后生成的其它小分子物质。对UV油的引发剂进行改良,并提高反应程度,气味会有改观,但不能完全清除。
EB光油中没有引发剂,反应程度超过98%,所以不会像UV油一样会有残留气味的问题。
·耐黄变性的区别
我们知道,上过UV油的纸张长时间放置后,会逐渐变黄,主要原因是残留的引发剂和引发剂生成物吸收紫外线导致,使用昂贵的引发剂或在UV油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,会有帮助,但不能完全做到不黄变。EB光油不使用引发剂,所以不会有该问题存在。
·油墨变色的问题
UV灯在产生紫外线的同时,也会产生红外线,使上过光油的纸张表面温度较高,由于要保证生产效率,所以纸张来不及降温便被堆放在一起,内层部分的纸张会在30
EB光油在固化过程中,固化设备在产生电子束的过程中不产生红外线,温度问题被很好的解决,所以电子束固化是真正的冷能源,对一些热敏性的基材会更适合。
·固化程度的比较
为了理解UV油和UV油的固化程度,在此引入了凝胶率的概念,其测定方法为:将光油制成厚度为100μm的涂膜,记录下固化后的涂膜质量W0,用丙酮萃取48小时,在
凝胶率=Wg/W0×
凝胶率越高,固化程度越高,下图是典型EB光油和UV光油固化程度的比较。
可见,UV油无论如何提高能量,固化程度也只有75%左右,UV油正常的施工能量是50-100mJ/cm2,也就是说目前我们使用的UV油,在印刷品表面会有25%~30%的小分子物质残留,这些小分子物质,一方面使产品的物理性能下降,一方面在安全性上存在严重隐患,如有可能导致人体皮肤过敏等。
EB光油的固化能量在达到40kGy(电子束能量的表示单位),固化程度便可达到98%以上,物理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好解决。
·抗擦花性、耐磨性和防爆线的区别
抗擦花性:由于EB光油的固化程度远高于UV光油,再加上UV固化过程中,氧气阻聚的原因,UV油表面的固化程度比内部更低,所以,在相同涂膜硬度的条件下,UV光油的抗擦花性远不如EB光油。当然,提高UV光油的硬度、添加耐磨填料和助剂等,可以提高UV油的抗擦花性,但这样又会带来UV油防爆线性的牺牲。
耐磨性:我们知道,耐磨性和涂膜的柔韧性有关,韧性越大,涂膜越耐磨,如汽车轮胎(SBS橡胶材质)和运动鞋底(PU聚胺脂材质)等,由于UV光油固化的不充分性,无法获得柔韧性良好的涂膜,因此,UV光油的耐磨性是无法和EB光油相比的。
防爆线性:曾经测试过,将UV油配方中的引发剂去掉,改变成EB光油,发现EB光油的抗爆线性不如UV油,如以此为结论,便会大错特错。因为EB光油的固化程度高过UV油近30%,固化程度越高,产品的硬度越大,越容易被折断,抗爆线性就会变差
相关热词搜索:uv光油
上一篇:折页印刷技巧
下一篇:造纸术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“四大发明”之一

评论排行
- ·印刷包装(2)
- ·分析全球印刷行业所共同面对的两大挑战(1)
- ·精美礼品包装袋、手提袋05--包装在线为...(1)
- ·传统印刷企业面临的三大困境(1)
- ·企业自助式成长系统·企业内训师特训营(1)
- ·北京宝峰印刷有限公司(1)
- ·设计专题(1)
- ·Office办公软件测试(1)
- ·包装盒--红酒包装(1)
- ·印刷报价小秘书绿色版(1)